城鎮廢水處理設備
一、技術概述。
針對工業廢水比例較高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廢水殘留有機物復雜、出水有機物、總磷、色度高、氮含量相對較低的特點,城市污水處理廠常用的A2/O工藝改為水解好氧工藝,A2/O工藝改為好氧氧化,減少溶解易生物降解有機物在厭氧/缺氧段的消耗,提高好氧段的生物量,改善活性污泥的性質;同時,好氧單元停留時間延長16~18小時,提高了復雜有機物的降解效率。以CODCR整體去除效果最佳為目標,優化了混凝-曝氣生物濾池的深度處理工藝,形成了水解-活性污泥-混凝沉淀-生物過濾的污水協同處理工藝,實現了生物物化單元的協同作用和功能互補,提高了系統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和系統運行的穩定性。改造后,曝氣池出水CODCr減少33%,波動范圍減小,TP減少47%?;炷恋?曝氣生物濾池后,系統出水CODCr小于50mg/L,TP為0.20mg/L,色度30,出水水質符合《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18918-2002)一級A標準要求。
二、適用范圍。
城市污水廠升級改造或新建工程,包括工業廢水比例較高,特別適用于印染、化工、機械加工等行業混合工業廢水的處理。
3.工藝流程。
工藝流程為水解-活性污泥-混凝沉淀-生物過濾。具體情況如下:
1.污水進入水解酸化池,與池內污泥混合,發生水解酸化反應。水力停留時間為12小時。
2.水解水進入曝氣池,僅好氧化,有機負荷低,水力停留時間長。合適的有機負荷為0.045-0.205kgBOD5/(kgMLVSS.d),水力停留時間為16~18小時。
3.通過混凝沉淀步驟,進一步去除懸浮有機物。部分膠體物質和聚合物有機物,避免后續曝氣生物濾池堵塞,降低有機負荷,有利于后續曝氣生物濾池的運行。
4.混凝沉淀后,采用曝氣生物濾池處理污水,去除水中殘留的長碳鏈脂質和中小分子有機物。最終出水量可達到《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18918-2002)一級A標準。